當前三級制台灣農會系統組織原是由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扶植設
立的產業組合與農會等合作組織演進而成。過去100多年來,兼具政
治、經濟、社會、教育等功能的台灣農會組織,在經濟發展各階段,
扮演政府與農民、農村居民等社會經濟弱勢者的橋樑,對於推廣農業
技術、確保農家收益、安定農村社會、促進經濟發展,貢獻良多。
惟隨著1974年現行農會法的公佈,廢除股金制度,農會遂喪失合
作組織根基。1980年代末期,隨著民主化與經貿自由化之演進,市場
競爭激烈,農會經營環境日趨嚴峻。儘管如此,農業仍為經濟發展的
根本產業,而農會依然為當前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與社會安定最重要的
其中一員,在時代的變遷之下,努力調整其扮演角色與功能,繼續營
造台灣農會永續發展的環境,有效因應會員需求與全體國民之期待。